内向男孩不善交往、成绩差考不上大学,
未来在何方?
美国执业精神科医生:张道龙
编辑:郝凤仪
【案例背景】
高三男生,独生子,母亲老师,父亲做生意。理科班,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难以考上大学,可以考大专。平时学习的时候总觉得有事情烦着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主要是担心未来。本次访谈想沟通如何解决现状及未来专业选择方向。
【访谈实录】
1. 张道龙老师:你好,讲讲你的困扰吧。
2. 学生:我自己太装了。
3. 张道龙老师:你换一种方式说,你有什么困扰?
4. 学生:就是太装。
5. 张道龙老师:太装,为什么要太能装了呢?
6. 学生:因为我有一个外号,传到高中,传到全校知道,后面不知道怎么跟人说话,就很怕别人说我。
7. 张道龙老师:我现在感觉你好像说话很困难,是因为你比较紧张吗?还是你平常说话就像现在这样?
8. 学生:天天这样子。
9. 张道龙老师:你平常说话就这么费劲?
10. 学生:嗯。
11. 张道龙老师:你跟家里人说话呢?比如和妈妈爸爸,讲话是这样吗?
12. 学生: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13. 张道龙老师:你在电话里讲话是这样,假如说你在班级里做一些演讲,有困难吗?公共场合讲话或者面对一群人的时候,会有问题吗?
14. 学生:会,我对陌生人说不出话。
15. 张道龙老师:有没有在学校里不讲话?老师不提问的话,你什么也不说。
16. 学生:讲。
17. 张道龙老师:跟同学比较起来,讲的多还是少?
18. 学生:多。
19. 张道龙老师:那现在你为什么讲话这么费劲呢?
20. 学生:因为一个人的时候老是想别人怎么说话,人家说一下我,我就老是想为什么会这样说我,老是有负担,不能专注到事情上。
21. 张道龙老师:你经常很在意别人如何评价你,如何说你,是这样吗?
22. 学生:嗯。
23. 张道龙老师:刚才我说了,你跟熟人讲话比较多,你跟陌生人讲话是少,是这样吧?
24. 学生:嗯。
25. 张道龙老师:你交朋友困难吗?
26. 学生:嗯……。
27. 张道龙老师:你朋友多吗?
28. 学生:以前觉得挺困难,就是放不开自己,现在放开一点,还好一点,现在人家觉得我这个人,怎么说呢,好像就是比以前好一点,但还是放不开说话,就是这样。
29. 张道龙老师:我听明白了,放不开,尤其跟陌生人是这样的是吧?
30. 学生:嗯。
31. 张道龙老师:你们家里人还有其他人有口吃或者紧张这样的问题吗?
32. 学生:没有。
33. 张道龙老师:你妈妈好像是老师是吗?
34. 学生:对。
35. 张道龙老师:妈妈是教什么的?
36. 学生:化学。
37. 张道龙老师:妈妈喜欢讲话吗?
38. 学生:喜欢,特别喜欢。
39. 张道龙老师:爸爸呢?
40. 学生:爸爸也喜欢,我在家不怎么笑,是因为在学校笑得太多了,反而搞得不知道怎么笑了。
41. 张道龙老师:你们家里都讲话这么好,为什么你讲话这么费劲呢?
42. 学生:我怕爸妈他们会像学校里的人那样看我。
43. 张道龙老师:学校人怎么看你?
44. 学生:我以前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说话,然后就老是发神经,装傻,人家就不理我,我老希望人家能跟我说话,自尊心太重、太强,别人又不把我当回事。
45. 张道龙老师:现在还是有点不太明白,你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现在是高几?
46. 学生:高三。
47. 张道龙老师: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跟人交往,说话紧张,这类的问题?
48. 学生:高一。
49. 张道龙老师:高一就开始有这个问题,你除了跟别人说话紧张,你人际交往看起来也有问题。那你学习什么时候开始有问题的?你好像学习成绩不好是吧?
50. 学生:嗯。
51. 张道龙老师: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绩不好的?
52. 学生:高一。
53. 张道龙老师:有科目的区别吗?语文、数学还是统统都不好?
54. 学生:英语好,语文好,数学不好,理科综合不好。
55. 张道龙老师:数学不好,物理不好。
56. 学生:理科综合不好。物理、化学、生物。
57. 张道龙老师:理科都不好,文科比较好是吗?
58. 学生:嗯。
59. 张道龙老师:那你怎么还去选了理科呢?
60. 学生:喜欢。
61. 张道龙老师:你喜欢的科目成绩不好,你不喜欢的反而成绩好,是这意思吗?
62. 学生:因为我觉得跟人家搞好关系才能好好学习,要不然整天听到别人在背后说我,注意力老是集中在别人的话语上面。
63. 张道龙老师:你对别人的批评你比较敏感了?
64. 学生:是啊。
65. 张道龙老师:我想知道,你刚才说好像考上大学比较困难是吧?
66. 学生:嗯。
67. 张道龙老师:如果考不上大学做什么呢?
68. 学生:不知道。
69. 张道龙老师:你说妈妈教化学,妈妈教哪个年级的化学?
70. 学生:初中。
71. 张道龙老师:妈妈跟你谈过以后你想做什么职业吗?
72. 学生:谈过,我就是想学自动化。
73. 张道龙老师:但是你数理化都不好,学这些机械、理科类能行吗?
74. 学生:不行。
75. 张道龙老师:除了自动化还想学什么呢?你的工科不好,如果工科学不了,你还能有其他的出路吗?
76. 学生:动漫设计吧。
77. 张道龙老师:动漫设计需要计算机技能,你计算机好吗?
78. 学生:不好,要画画的吗?
79. 张道龙老师:你要学动漫,除了绘画这部分以外,还有计算机方面的要求。而计算机类都跟理科有关,你说你理科学的不好是这样吗?
80. 学生:嗯。
81. 张道龙老师:那学动漫怎么办呢?
82. 学生:那以后再学。
83. 张道龙老师:长远来看是行,但我还想问,你现在成绩达到什么程度呢?你所说考不上大学,是所有的一本、二本、三本都考不上,还是好大学考不上?
84. 学生:好大学考不上。
85. 张道龙老师:好大学考不上是吗?
86. 学生:嗯。
87. 张道龙老师:考不上一本,还是一本、二本、三本都考不上?
88. 学生:都考不上。
89. 张道龙老师:这是问题,都考得上还是考不上?
90. 学生:都考不上。
91. 张道龙老师:你能不能上一个民办的大学,一样发文凭,家里经济条件能够支持你上民办大学吗?
92. 学生:不行。
93. 张道龙老师:你刚才说爸爸做生意,家里的收入不够还是不支持你?你说家里不能支持你上民办大学还是说你资源不够?
94. 学生:不能支持。
95. 张道龙老师:你是家里的独生子吗?
96. 学生:是。
97. 张道龙老师:你妈妈现在在吗?
98. 学生:她去外地了。
99. 张道龙老师:妈妈上外地干吗去了?
100. 学生:去学习。
101. 张道龙老师:进修?
102.学生:嗯。
103.张道龙老师:爸爸是做什么买卖的?
104.学生:装修。
105.张道龙老师:屋子的装修还是什么?
106. 学生:家居的装修。
107.张道龙老师:你动手能力强吗?装修这些活儿你会干吗?
108.学生:不会。
109.张道龙老师:你父亲能够做这些事儿做得比较好,肯定有很多技能,你爸爸做多少年了?
110.学生: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做。
111.张道龙老师:那很长时间,爸爸是包工头还是给别人打工?
112.学生:包工头。
113.张道龙老师:那非常好,他领一小队人了。
114.学生:嗯。
115.张道龙老师:如果高三考上大学,在他这里工作一个暑期或者工作一段时间,把你喜欢的自动化与你的动手能力练一练,再看看你适合做什么,这有可能吗?
116.学生:有。
117.张道龙老师:你属不属于那种身体好的,比较结实的?还是经常病秧秧的?
118. 学生:有点虚。
119. 张道龙老师:你平常喜欢运动吗?
120.学生:喜欢打乒乓球,喜欢羽毛球。
121.张道龙老师:你把运动的能力放到替爸爸工作的角度,你帮他干点活没有问题的是吧?
122.学生:是。
123.张道龙老师:你刚才问我,今天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124.学生:我想解决太装的问题。
125.张道龙老师:你不善于交朋友,有人际关系缺陷,对别人的批评特别敏感。而你爸爸那里可以给你提供说话少、干活多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你在爸爸公司的环境下去工作,恰恰说话少,干活多,能学一门技能。现在考不上大学不要紧,假如考不上的话,至少保证高中毕业。高中不毕业就麻烦了,未来想当兵都有麻烦,木工、电工都需要高中毕业的文凭。先保证高中毕业,毕业的暑假在爸爸这里工作,练一门生存的技能,再考虑是不是真的想继续读书。考虑如果不读书,在爸爸这种环境下能不能生存下去?他是小包工头,可以照顾你一下,一开始不给你很多技术性的活。你作为一个年轻大小伙子慢慢掌握一种求生的本领,暂时回避一下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但是未来我们肯定找咨询师帮你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因为你明显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缺陷,这样清楚吗?
126.学生:嗯。清楚了。
127.张道龙老师:别人说你好不代表你一定好,别人说你坏并不能表示你真的有问题、真的坏。你自己相信别人的言论,你就把自己搞垮了。我们要做的是按照既定的方向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在爸爸这里掌握一门技能,未来的日子就好过,这样清楚吗?
128.学生:清楚。
129.张道龙老师:你还有别的问题要我回答吗?
130. 学生:我想要学习。
131.张道龙老师:毕业之前你学习没有问题,但是高中毕业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得想法找一个能够让你求生的工作。学习是一方面,如果不能进一步学习,家里又不能支持你上大学,这期间你做一份工作回避你的缺点,在这个过程找咨询师,帮你调整人际关系,这样你就会好一些。否则容易头脑混乱,睡不着觉,人也容易垮掉。最后大学没考上,工作也没有了。如果像你说的暂时考不上大学,也该有一份求生的工作。爸爸也不是大学毕业是吧?
132.学生:他上过高中,后来进修的大学。
133. 张道龙老师:对啊,但是他也能够找到工作,能养活自己,养活家庭,挺好的。妈妈是大学毕业吗?
134.学生:是,师范。
135.张道龙老师:妈妈是大学毕业,爸爸不是大学毕业?
136. 学生:嗯。
137.张道龙老师:爸爸生存的也挺好,没考上大学很明显也能生存下来,过得挺好,你慢慢往技能这方面靠,这样清楚吗?
138. 学生:清楚了。
139.张道龙老师:不是靠学历养活自己,靠技能养活自己。你去试一试,下次再需要帮助的话再和我们联系。
140. 学生:好的,谢谢。
141.张道龙老师:不客气,再见。
【张老师点评】
一、评估与诊断
该男孩具体的困扰在于:1.担心他人的批评与否定、不愿意与人交流等。2.学习成绩不好,考大学有困难。3.从电话里也可以明显听出来孩子有言语表达的困难。经过评估,男孩明显有C类人格特质,处于一种社交抑制和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的状态。但由于未满18岁,不能诊断任何类型的人格障碍。
二、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
该男孩尚未达到药物治疗的指征,将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与社会资源利用的方式来帮助他解决实际困扰。
心理治疗
针对以上三点实际困扰,心理咨询的实际目标应落脚于如何帮助他在不能获得大学学历的情况下获得生存技能。在本案例中,列举孩子父亲的实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调整孩子的认知,“没有高学历却有不错工作”,并将这种“虽然我有不足,但我可以有价值有能力,可以自我实现”的信心做了代际传递。除此以外,运用动机面询中的引导与指导技术,帮助这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男孩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面对自己成绩与人际的缺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远期心理咨询目标应帮助他解决不善社交、人际关系不良的问题,缓解焦虑情绪,掌握人际交往技能,阻止或减缓他发展为C类人格障碍。
社会资源
一方面,男孩的爸爸从事着动手能力比较强而无需太多交流的行当,这正好为孩子提供了锻炼和实习的机会,可以通过帮父亲工作回避社交问题。
另一方面,在现今的中国,公立大学已经不是高考生们唯一的选择。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民营大学、独立学院也具备办学教学的实力,且可以发放国家认可的毕业文凭。对于经济条件允许或者有其他读书门路的家庭,可以考虑选择这类院校,让孩子更轻松地获取教育资源。
如果家庭情况不足以支付民办大学费用,或者没有此类读书的门路,医生和咨询师就该考虑引导孩子学习一项或多项技能以确保生存。这个过程中给孩子鼓舞,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树立 “不靠很高的学历也能体面生存”的信念。
最后,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成绩不佳的学子时,一定不要死板地拘泥于“成绩好才有未来”的传统思想。一味地沉浸于提升成绩的幻影与泡沫中,不如带领孩子像成年人一样面对自身实际。人生有无限种可能,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精彩,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来访者挖掘一种适合他/她的发展方向。
【学员互动环节】
提问:这个孩子是不是可能是神经发育不太好?跟C类人格障碍相比,是不是诊断人格特质。
张道龙老师:首先,孩子未满18岁不诊断人格障碍。第二,他明显有人际交往的障碍,言语交流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不适合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推荐他做一种技能型的工作。对于神经发育,如果他IQ测试得分比较低,是有可能的。我也考虑过他像智力发育障碍,所以又问他妈妈是干什么的来排除家族遗传。假如判定他有某种神经发育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我们应该有客观的证据来支持,而不是靠猜测。通过今天的沟通明显看出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有C类人格特质,所以我们得让他靠技能来生存,而不是靠智商或者文凭。这样防止小孩考不上大学又找不到工作,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带来焦虑、抑郁、挫败。我们主动干预给他提供一个未来,给他提供一个替代选择。
阅读与学习访谈的原始对话,有利于学生家长、初高中班主任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根据以上对话,夏雅俐博士做了精彩的案例解读,具体如下:
爱“装”的男孩不想装,扬长避短保后路
编者按:
平台大了,各种孩子都能碰上。这次来访的高三男孩明显应该引起“临床关注”,可能有人格方面的问题,必然会对学校老师提出挑战。所以,学校老师必须会做临床访谈!
正文:
这次来访的高三男生是家里的独生子,母亲是老师,父亲做生意。他在理科班,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难以考上大学。平时学习时总觉得有事情烦着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主要是担心未来。在访谈过程中,他反复提到自己“装”,没法跟人好好相处,很难受。
“装”是什么问题
我自己太装了。
这就是男孩对道龙老师说的第一句话。
经过反复澄清,发现意思是指,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同学说话,就会装得没什么的样子,大约在初中他的人际关系就不太好,还曾经有一个外号,也传到高中,传到全校都知道,担心背后别人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跟人说话。
在访谈过程中,男孩的说话显得很困难,像挤牙膏一样,他说自己天天都这样子。跟家里人说话有时也是这么费劲。在电话访谈中尚且如此,他在班级里做演讲、在公共场合讲话或者面对一群人的时候,问题更严重,面对陌生人会说不出话。他跟人交往困难、说话困难,是高一开始出现的。
道龙老师鉴别他有没有言语方面的障碍,他却说自己上课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似乎跟熟人讲话多,跟生人讲话少;老琢磨别人怎么说话,人家说一下什么,他就老是想为什么会这样说他,心理老是有负担,就不能专注到事情上,显然很在意别人如何评价他。因此这孩子交朋友比较困难。
他说家里没有其他人有口吃或者紧张的问题,妈妈大学毕业,是教化学的老师,很喜欢说话。爸爸没读大学。最后,男孩又强调他的“装”:我以前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说话,然后就老是发神经,装傻,人家就不理我,我老希望人家能跟我说话,自尊心太重、太强,别人又不把我当回事。
究竟这是个什么问题?是社交焦虑障碍,还是人格特质方面的问题?这孩子明显跟前几周高三学生访谈中的孩子情况迥异,有些“异常”的倾向。
得给这类孩子留活路
孩子呈现出明显的异常!他除了来咨询“装”的问题,还涉及学业和专业问题,我们是“不分青红皂白”,鼓励他好好考大学,还是要根据他的情况,做好提前的“危机干预”呢?
道龙老师开始问他的成绩情况。从高一开始,他就学习成绩不好,听上去,他的英语、语文还可以,数学不好,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都不好。
问他:那你怎么还去选了理科呢?
他回答:喜欢。
问:喜欢的科目成绩却不好?
他解释:因为我觉得跟人家搞好关系才能好好学习,要不然整天听到别人在背后说我,注意力老是集中在别人的话语上面。
这又绕回“装”上面了,他对别人的批评比较敏感,明显影响到了学习。
道龙老师问:既然说考上大学比较困难,那么如果考不上大学做什么呢?
他回答:不知道。
他想过考自动化专业,可是数理化不好,也知道学机械、理科类,也不行。
那么,除了自动化还想学什么呢?
他回答:动漫设计吧。
可是,动漫设计需要计算机技能,计算机方面似乎也有问题,只有画画还可以,恐怕也不靠谱。他说,那以后再学吧。
道龙老师接着更深入地问他的成绩,达到什么程度?他说:好大学考不上。一本、二 本、三本都考不上。
道龙老师问,民办大学有可能吗?家里是否有经济条件可以支持,这需要多花一些钱。
他说不行。
明显的,这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是他不擅长的,学习上也有问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由于孩子说话逻辑性不强,很难了解他究竟有没有其他问题,也很难挖掘资源,道龙老师就想通过孩子的妈妈了解一些情况,但他说妈妈到外地进修去了。
对于这类容易焦虑、成绩不好、难考上大学,且完全没想好后路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做好提前的“危机干预”。
道龙老师就开始给他找一条可行的路来“托底”。爸爸不是做包工头,带队做室内装修吗?一问两问,发现都做了十几二十年了!看来,爸爸的技能可以成为这个孩子的一种资源。
道龙老师建议他,如果高三考大学后,在爸爸手下工作一个暑期或者一段时间,把他喜欢的自动化和动手能力练一练,再看看适合做什么。
这时孩子表示同意。
道龙老师接着了解他的健康和运动状况。孩子说自己有点“虚”,但喜欢打乒乓球,喜欢羽毛球,把精力拿出来帮爸爸干点活是没有问题的。
好了,给他找了条后路,避免高考失利后的危机。
为什么给孩子准备这样的后路?他不善于交朋友,有人际关系缺陷,对别人的批评特别敏感,而爸爸那里可以提供说话少、干活多的工作,而且还能学一门技能。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要保证高中毕业,以后当兵,或是做木工、电工都可以。
这是为了让他先掌握求生本领,留条后路,暂时回避一下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但是,未来肯定还是要找咨询师,帮他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他给学校老师提出了挑战
这个孩子来自高中,而不是来自医院。这给学校老师提出很大的挑战!如果能在中小学阶段,就发现孩子的问题,那么,流向大学和社会的“原生态病人”就会少许多,正确的早期干预能让孩子重建尽量正常的人生。
道龙老师对孩子是这样评估的:
具体的困扰在于:1.担心他人的批评与否定、不愿意与人交流等。2.学习成绩不好,考大学有困难。3.从电话里也可以明显听出来孩子有言语表达的困难。经过评估,男孩明显有C类人格特质,处于一种社交抑制和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的状态。但由于未满18岁,不能诊断任何类型的人格障碍。
至于孩子是否可能患有神经发育障碍(比如其中的智力发育障碍),暂时我们没得到家属的其他信息,如果他IQ测试得分比较低,就是有可能的,但不能靠猜测。
而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则是:
首先,该男孩尚未达到药物治疗的指征,将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与社会资源利用的方式,来帮助他解决现实困扰。
第二,心理治疗怎么做?
针对以上三点实际困扰,心理咨询实际目标应落脚于:如何帮助他在不能获得大学学历的情况下,获得生存技能。
道龙老师列举孩子父亲的实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调整孩子的认知,“没有高学历却有不错工作”,并将这种“虽然我有不足,但我可以有价值有能力,可以自我实现”的信心做了代际传递。除此以外,运用动机面询中的引导与指导技术,帮助这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男孩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面对自己成绩与人际的缺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远期心理咨询目标,则应帮助他解决不善社交、人际关系不良的问题,缓解焦虑情绪,掌握人际交往技能,阻止或减缓他发展为C类人格障碍。
第三,社会资源怎么用?
一来,男孩的爸爸从事着动手能力比较强而无需太多交流的行当,正好为孩子提供了锻炼和实习的机会,可以通过帮父亲工作,回避社交问题。
二来,在现今的中国,公立大学已经不是高考生们唯一的选择。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民营大学、独立学院也具备办学教学的实力,且可以发放国家认可的毕业文凭。对于经济条件允许或者有其他读书门路的家庭,可以考虑选择这类院校,让孩子更轻松地获取教育资源。
如果家庭情况不足以支付民办大学费用,或者没有此类读书的门路,就该考虑引导孩子学习一项或多项技能以确保生存。这个过程中鼓舞和培养孩子提高动手能力,树立 “不靠很高的学历也能体面生存”的信念。
最后,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成绩不佳的学子时,一定不要死板地拘泥于“成绩好才有未来”的传统思想,与其让他一味沉浸于提升成绩的幻影与泡沫中,不如带领孩子像成年人一样面对自身实际。人生有无限种可能,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精彩,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来访者挖掘一种适合他/她的发展方向。